訪談日期:2022年06月17日
訪談嘉賓: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章傳躍
訪談地點:市政府在線訪談室
主辦單位:市政府辦
市生態環境局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生態文明新宣城”為主題在宣城市政府網站(www.oklahomacitypeoplesearch.com)與網民進行實時在線訪談,歡迎廣大網民踴躍參加。
宣城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生態環境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規范,擬訂生態環境政策文件。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并監督實施重點區域、流域、飲用水源地生態環境規劃和水功能區劃。
(二)負責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管。牽頭協調較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指導協調縣市區政府對突發生態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工作。協調解決有關跨區域環境污染糾紛。統籌協調全市重點區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三)負責監管減排目標的落實。組織制定各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辦法并監督實施,組織實施和監督排污許可證制度,貫徹執行實施總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稱和控制指標,監督檢查全市污染物減排任務完成情況,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四)負責提出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市財政性資金安排的意見,按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市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組織實施和監督工作。參與指導推動循環經濟和生態環保產業發展。
(五)負責環境污染防治的監管。組織實施大氣、水、土壤、噪聲、光、惡臭、固體廢物、化學品、機動車等的污染防治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監管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組織指導城鄉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監督指導區域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組織實施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協作機制。
(六)指導協調和監督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組織編制地方生態保護規劃,監督對生態環境有影響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活動、重要生態環境建設和生態破壞恢復工作。組織制定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并監督執法。監督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荒漠化防治等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生物技術環境安全,承擔生物物種(含遺傳資源)管理相關工作,組織協調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參與生態保護補償工作。
(七)負責核與輻射安全的監管。牽頭負責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有關工作,參與核事故應急處理,負責輻射環境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監管核設施和放射源安全,監管核設施、核技術應用、電磁輻射、伴有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污染防治。承擔對核材料管制和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制造、安裝及無損檢驗活動實施監管的有關工作。
(八)負責生態環境準入的監管。受市政府委托對重大經濟和技術政策、發展規劃以及重大經濟開發計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按規定審批或審查重大開發建設區域、規劃、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訂并組織實施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九)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組織實施生態環境監測制度,組織實施生態環境執法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溫室氣體減排監測和應急監測。組織建設和管理市生態環境監測網和信息網。
(十)負責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組織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及溫室氣體減排戰略、規劃和政策。承擔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相關工作。
(十一)負責生態環境監督執法。組織開展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檢查活動。查處重大生態環境違法問題。指導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
(十二)組織、指導和協調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有關宣傳教育工作,推動社會公眾和社會組織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開展生態環境科技工作,組織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和技術工程示范,推動生態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參與指導和推動循環經濟和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組織協調有關生態環境國際條約市內履約活動。
(十三)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交辦的其他任務。
第四條 根據部門主要職責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市生態環境局承擔以下主要權責事項和服務事項,并相應制定監管事項和事中事后監管細則。
(一)主要權責事項。市生態環境局共計41項權責事項,其中行政許可6項、行政處罰26項、行政強制3項、其他權力6項。具體內容以調整更新后公布的部門權責清單為準。
(二)主要服務事項。市生態環境局共計16項公共服務事項。涉及的行政權力中介服務事項共計1項。具體內容以調整更新后公布的部門公共服務清單、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為準。
(三)事中事后監管。市生態環境局權責清單所列權力事項均應制定事中事后監管細則(或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裁量權基準),并根據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及時予以調整,主動向社會公布。
第五條 有關職責分工
(一)市生態環境局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各相關主管部門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币?,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
(二)市區范圍內環境噪聲污染管理職責分工
市生態環境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執法局等部門共同負責環境噪聲污染監管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劃定市區內聲環境功能區,確定聲環境功能區的執行標準,提供噪聲監測數據等技術支持,會同公安、城管等部門處理環境噪聲污染問題。
市公安局負責對市區社會生活噪聲和機動車噪聲開展日常巡查,并依法實施監管。
市城管執法局負責集中行使城市社會生活噪聲污染、建筑施工噪聲污染的行政處罰權。
(三)市區范圍內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管理職責分工
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共同負責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的監管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提供市區飲食服務項目油煙排放執行標準和監測數據等技術支持,會同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監管處理油煙環境污染問題。
市城管執法局負責集中行使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的行政處罰權。
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市區飲食服務市場主體進行監管。
負責人:宋仁昕
通訊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鰲峰中路6號
辦公時間:工作日8:00—12:00;14:30—17:30
郵編:242000
電話:0563—3015075
相關政策與解讀
【主持人】今天市生態環境局的同志為大家介紹了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情況。謝謝各位網友,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們身邊的生活環境!
作為一把手親自抓的一項工作,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貫穿全年始終,從年頭到年尾我市各級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都在重點關注。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科學調度下,在各縣市區和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市環保同仁艱辛付出下,我們先后通過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省自然保護地專項督察兩次“大考”。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中,宣城市轉辦信訪件129件僅占全省3.3%,信訪數量較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下降14.7%;省生態環保督察的4市中,我市轉辦信訪件數量最少。全市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邊督邊改工作多次在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中國環境”刊發、安徽新聞聯播播出,是中央環保督察安徽正面宣傳的地方先進典型。
2022年我們將迎來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對于“1+1+1+N”年度整改任務,我們一是繼續狠抓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繼續按照跟蹤調度要“一嚴到底”的要求實施定期調度、通報,下發工作提示單,督促各地各單位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全力加快整改進度。二是重點突出整改標準、鞏固整改成效。定期組織開展“回頭看”,2022年上半年對所有已通過驗收銷號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開展一次全面督查,進一步強化整改標準,堅決防止已完成整改問題出現反彈,以整改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三是常態化開展自查自糾。嚴格落實《宣城市“1+1+1+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根據《宣城市生態環境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結合環境監督長制,由市直相關單位負責行業性問題、縣鄉村三級網格負責轄區內問題,對全域范圍內污染排放、生態破壞、環境風險隱患等方面,重點圍繞工業集聚區、自然保護地、南漪湖流域、礦山、化工、毀林種植經濟作物、養殖等重點方面,以及群眾長期反復投訴的重點信訪問題,常態化滾動式開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大起底”排查。
去年,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現場查看了宣州區貍橋鎮金云村三岔路采石廠“邊開采、邊治理”情況,向礦山企業負責人詳細詢問了“邊開采、邊治理”規劃設計、組織實施、檢查驗收等情況,指出了三岔路采石廠生態修復治理工作不到位,需進一步加強。
針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采石廠垂直采掘面未實施邊坡掛網噴漿修復,僅以綠色防塵網“遮羞”等問題。當地第一時間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集中攻堅、重點突破、全面提升,著眼常態長效、確保整改成色。生態修復過程中完成礦山噴播2萬多平米,綠化栽種2萬8千多棵樹,鋪設1萬多平米的草坪,把該礦山打造一個綠色礦山,還原來礦山的青山綠水的原貌。
為了切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展示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環境監測、監管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進展,我局將“公眾開放日”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部署。每年的“六·五”世界環境日,我局都會組織中小學生及學生家長參觀包括空氣質量監測站、污水處理廠在內的環保公共設施。
這項活動旨在搭建起與公眾溝通的橋梁,通過向公眾開放環保重點工程和環保設施設備,逐步形成公眾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倡導全社會共同行動,有力推動和形成弘揚生態文明的良好風尚。
[ 06-17 16:44:08 ]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內容之一,同時還是環境管理的一項有效手段。根據省生態環境廳統一部署,我市自2018年開始,按年度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
整個評價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嚴格評價范圍,確保應評盡評。認真核實省級下發的計劃參評名單,確定省級參評企業,同時根據《安徽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實施方案》要求,市級評價對評價范圍應評企業進行兜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對上一年度相關企業發生的環境行為進行評價。目前確定2021年度省級參評企業245家,市級參評企業104家。二是嚴格評價過程,確保評價質量。根據《安徽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實施方案》,省級評價嚴格按照“企業填報-縣、市兩級初核、省級復核”的程序,對參評企業進行評價,市級評價由市級進行最終復核。兩級評價均采取多級審核的方式,確保評價質量。三是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對于環保不良企業,責令企業向生態環境部門報送環境管理及相關環境問題整改計劃,按月報送整改進度,并將其列入重點督查對象,加大執法監察頻次,暫停各類環保專項資金補助。另外,將年度評價結果及時主動發送至相關市直單位,推動對環保不良企業的聯合懲戒。
[ 06-17 16:43:36 ]為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強服務意識,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建設、生產中遇到的環境問題,提升企業開展污染治理和實施綠色發展能力,省生態環境廳統一部署開展了“十百千”行動,實現“環企”直通?!笆偾А贝淼暮x是省生態環境廳每年與10家左右企業結對服務,其他設區市及所轄縣市、區生態環境部門每年共結對服務企業100家左右,全省生態環境部門每年共結對服務企業合計1000家左右。
2021年,我局印發了《宣城市生態環境局結對幫扶企業工作方案》,根據企業需求,每年確定約100家左右的企業,由市局和分局領導進行結對幫扶,需要幫扶的企業名單每年會進行動態更新。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為結對企業實施全程服務,宣傳環保政策,為結對服務企業開展“集中問診、入企開方”體檢活動,通過“望”現場、“聞”需求、“問”難題、“切”問題,建立“一企一賬”清單,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指導企業做好整改,建立“十百千”行動長效機制,提升環保工作水平。
自活動開展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累計走訪企業566家次,有效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214條。通過幫扶讓企業感受到,環保部門不再是“以罰代管、一罰了之”,凸顯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環保部門積極轉變行政執法理念,變“后期監管”為“靠前服務”,監管與普法協調同步推進,為企業在新形勢下依法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將始終把“一改、兩為、五做到”作為當前及今后工作總基調,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審批服務,堅持防疫不延時,審批不降速,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創新疫情防控形勢下環評審批形式,提供特事特辦、急事快辦、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全面壓縮審批時間。
今年3月30日、31日,兩場特殊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審查會分別在宣州區生態環境分局和廣德市電信公司會議室舉行,評審專家組、環評單位、項目建設單位、項目設計單位及相關部門代表均在各地通過視頻參會。
我局提前介入、主動溝通,預先調試會場,安排項目組用無人機航拍項目現場,并將視頻資料、現場照片和報告書文本發至專家組進行預審,組織建立了專家群對項目進行實時討論。會上,通過視頻、直播相結合的形式,組織專家“云踏勘”項目現場,評審組在聽取編制單位匯報、審閱報告后,與會專家、代表對項目環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問討論,各技術單位對專家提出的問題實時答疑,最終形成了技術評審意見。我局要求編制單位根據專家評審意見,線上評審,線下落實,盡快修改完善項目環評報告書并報批。
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通過騰訊會議線評審的形式,舉行環評技術審查會,雖與面對面評審有差異,但基本達到技術評審效果,既符合當前疫情防控要求,又不耽誤項目評審進度。
此外,重點特殊防疫項目還可以開展“豁免建”。今年以來,我局已對宣州區防控隔離點、廣德市健康驛站等項目豁免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
全市分別在郎溪、廣德、寧國完成布點工作。試點企業必須要根據服務的產廢單位的產廢規律,制定月度、季度收集、貯存和轉移計劃,高效、及時履行轉移合同,縮短危險廢物的貯存時間、降低中小微企業和社會源類危險廢物處置成本,減少環境風險。
截止目前,廣德市小微收集企業已正式投產運營;郎溪縣小微收集企業已完成主體項目建設,即將申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寧國市小微收集企業正在完善環評手續。今年年底前,該三家小微收集企業均能投產運營,可有效緩解全市中小微企業和社會源類危險廢物收集難、處置難、處置貴等問題。
[ 06-17 16:36:33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也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生態環境部門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確保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 06-17 16:29:06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僅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需要。近年來,我市多策并施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取得了顯著效果,有力守護了綠水,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
規劃引領。高質量編制了《宣城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7個縣市區所轄的《縣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專項規劃》,從縣級規劃層面明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重要舉措,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高效推進。
因地實施。根據村莊位置的重要性、村民的積極性、工程實施的難易程度,結合各地實際推行太陽能微動力、氧化塘等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模式和農戶三格式人工濕地等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模式,廣泛發動農民群眾主動參與,因地制宜,有序推進。
規范運維。全市7個縣市區均出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或制度,并制定針對第三方運行維護管理辦法,部分縣甚至出臺獎補辦法。創新探索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新模式,精心謀劃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部由第三方運維單位管理、行政村內生活污水設施也全部由第三方或村集體運維,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由村委會與專人簽訂了定期維護合同,保障設施有人維護。如績溪縣和廣德市基本實現集中式污水的第三方運維。
滿意度高。指導行政村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水源地保護等生態環境保護納入村規民約,并將污水治理設施建設運行等內容通過公告欄等方式向當地村民公示??h、鄉兩級現場走訪及調查問卷顯示,全市村民滿意度在95%以上。
宣傳推廣。2021年以來,廣德市、宣州區和績溪縣等相關縣市區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得到人民日報、人民網、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和中安在線等數十家國家級媒體報道,同時我市還積極向省級部門推薦涇縣、廣德市和旌德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先進經驗。
接下來,我市將加快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到2025年底,力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躋身全省前列。
“環保管家”就是業界常談到的:“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可以將其總結成五個方面。
第一是實質化。對于園區來講,“環保管家”協助園區完善環保管理體系建設、環保規劃工作方案制定、污染物排放合規性服務、環保程序合法性服務、污染物治理專項服務,實現園區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對于企業來講,可從選址、環評、應急預案、項目驗收、排污許可、環保診斷、政策解讀、企業培訓、危廢管理等方面提供一站式環保服務,必須真正給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對企業負責。
第二是定制化。根據宣城經開區實際情況,針對企業實際需求提供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服務。對企業開展常態化巡查,出具巡查報告,并進行歸檔;同時對園區在產企業高標準、嚴要求地開展全面排查,建立“一企一檔”環保檔案,出具環?!绑w檢”診斷書,梳理其存在的問題,科學、合理、規范地提出整改建議,并指導企業實施整改。
第三是全程化?!碍h保管家”服務將不再局限于某個階段,而是囊括了項目建設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部流程,從入園項目準入把關、環評審批技術咨詢、重點在建項目“三同時”檢查、企業摸底調查、常態化巡查,對園區企業和項目進行全周期管理,實時掌握項目各階段的情況。通過“環保管家”服務統籌解決企業環境問題,切實提升環保工作水平。
第四是多樣化?!碍h保管家”的服務模式呈現“多點開花,面面俱到”的特色。從服務對象來看,涉及園區、企業和環保部門等多個層面;從服務內容上說,覆蓋排查診斷、培訓咨詢、環境監測、危廢管理、污染治理等多個方面。
第五是主動化?!碍h保管家”服務呈現主動的特點,不是坐等別人上門咨詢,而是走出去主動開展巡查,配合分局將執法轉變為幫扶,實現服務轉化,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下一步,經開區將深化“環保管家”服務,以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為準則,延長服務周期,拓寬服務內容,服務企業綠色發展,提升園區環境質量。
[ 06-17 16:34:00 ]企業涉及環境違法行為,被生態環境部門查處之后,同步的處罰信息在發改部門的信用網站平臺上會有相應的失信記錄,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書“信用中國”網站及地方信用門戶網站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機制的通知》文件規定,涉及一般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自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在信用網站最短公示期限為三個月,最長公示期限為一年。涉及嚴重失信行為的行政處罰信息自行政處罰決定之日起,在信用網站最短公示期限為六個月,最長公示期限為三年。最長公示期限屆滿的,信用網站將撤下相關信息,不再對外公示。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在企業違法行為已整改、罰款繳納完畢、案件結案后,企業在滿足上述條件的最短公示期限,可以填好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決定書,由處罰的生態環境部門同意后,自行在信用網站上申請在線修復即可。
[ 06-17 16:32:49 ]生態環境損害,是指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環境要素和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變,以及上述要素構成的生態系統功能退化。
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明確了“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的”“在國家和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劃定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禁止開發區發生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件的”“發生其他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后果的?!比惽樾我婪ㄗ肪可鷳B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同時明確“各地區應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程度以及社會影響等因素,明確具體情形?!睋?,《安徽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根據我省實際情況,將“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固體廢物造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列入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情形。
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單位或個人是賠償義務人,應當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做到應賠盡賠。國務院授權省級、市地級政府(包括直轄市所轄的區縣級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權利人。生態環境損害發生后,賠償義務人組織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調查、鑒定評估、修復方案編制等工作,主動與賠償義務人磋商。磋商未達成一致,賠償權利人可依法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責任”中第七章“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責任”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均為賠償權利人追究賠償義務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提供法律依據。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是民事關系,賠償義務人因同一生態環境損害行為需承擔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的,不影響其依法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為鼓勵賠償義務人積極擔責,生態環境部、司法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聯合印發印發《關于推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明確“對積極參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并及時履行賠償協議、開展生態環境修復的賠償義務人,賠償權利人指定的部門或機構可將其履行賠償責任的情況提供給相關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裁量時予以考慮,或提交司法機關,供其在案件審理時參考”。
[ 06-17 16:21:34 ]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我市“城市建成區126公里合流制污水管網中,改造不足30公里;2731公里雨污管網中,排查檢測不到一半?!备鶕姆桨?,我市制定宣城市管網排查檢測和修復改造工作實施方案,2021年完成老城區主要道路合流制管網雨污分流改造,2022年基本完成老城區雨污分流改造,2023年基本完成建成區合流制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及市政雨污錯混接點治理、破舊管網修復改造。
2021年12條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和27個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累計新建雨污水管網82.4公里(其中道路18.4公里,老舊小區64公里)。
截至目前,道路雨污分流方面:剩余的法制路、春歸街、狀元路(鰲峰路至梅溪路)等道路目前已完成掛網招標,已確定施工單位。
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方面:雨污分流改造與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同步實施,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征集民意等前期工作,正在掛網招標,計劃近日開標確定施工單位。
我市共完成排水管網檢測2036公里。宣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目前正在推進第一批10個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管網修復0.54km;第二批15個老舊小區,其中6個小區已進場施工,9個小區正在開展初步設計和施工圖等前期工作。
[ 06-17 16:20:51 ]您好,我們生態環境人在堅持開展法治業務培訓等傳統普法方式的同時,也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為企業提供更加專業集中的環保法律學習服務。
2021年11月,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著力提升企業知法守法意識,省生態環境廳開發了“環企精準云普法”小程序,并確定宣城市為全省唯一試點地市,率先在轄區內全部重點排污企業開展上線學法、在線考法工作。
該工作依托微信小程序,通過開辟法律法規、典型案例、普法劇場等學習板塊,直觀精準地向企業人員進行普法。同時該微信小程序具備在線測試功能,方便企業人員在線自測檢驗學習成效,通過考試的人員可點擊生成在線普法考試合格證書。
我局采取“高位推動、全面發動、包保到位、普治并舉”的工作舉措,在全市重點排污企業中全面推行該普法模式。2022年1月4日,我市提前實現轄區內218家重點排污企業法定代表人、分管環保副總、環保技術人員等三類人員共計612人全部上線學法并通過在線考試取得證書目標。2022年3月,省生態環境廳將我市試點經驗做法在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復制推廣。
2022年4月,我局在持續推進全市轄區內重點排污企業長期學法的基礎上,創新開展云普法服務企業范圍延伸、學法人員類型延伸、包保責任人范圍延伸“三延伸”工作,即自5月1日起,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線生態環境系統行政執法人員納入學法服務對象,同時一線生態環境系統行政執法人員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進行包保,進一步提升環企精準云普法工作普惠性。
下一步,我局將根據全省云普法工作部署,在堅持穩中求進主基調前提下,探索向全市排污許可發證企業推廣使用,切實增強環企精準云普法的吸引力、利用率,更好地服務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
[ 06-17 16:19:30 ]【歡迎詞】各位網友大家好!過去的一年,宣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PM2.5平均濃度、優良天數比例排名持續保持全省第2位,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水環境質量排名從2020年全省第8位,躍居全省第3;已成功創成生態文明“國字號”5個,2021年在全省率先實現生態文明創建省級全覆蓋。今天我們就請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章傳躍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問題,歡迎大家踴躍提問。